保护环境需冲破部门界线实现信息互通互联
环境保护涉及到水、大气、土壤等多个方面污染防治,与许多部门息息相关。形成一个国家层面的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就意味着它不是纯环保项目,而是一个环保和其他部委共同协作、共享共建的项目。
比如对于违法企业和挂牌督办的企业,以及产业落后和产能过剩企业,在严把项目准入关方面,就要共享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的信息。假设有一个环境违法管理系统,关联一个违法数据库、一个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管理系统和企业评价数据库,系统可能是环保部门负责的,也可能是执法部门负责的。如果执法部门发现企业是恶意偷排,就将其录入到违法数据库,这就触发了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管理系统。按照企业等级评价的管理办法,只要是恶意偷排的企业就一票否决,将他归入不诚信企业,这就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不仅仅是把你的信息给我,把我的信息给你,也不仅仅是搭建一个平台,大家都把信息放上去。信息共享一定要跟业务协同、跟信息的互联互通连在一起。
“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目标和要求非常高,环境保护信息化基础薄弱,要实现这些目标,达到这些要求难度很大。生态环境概念大,涉及内容多,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工程项目的重点和切入点难以把握,工程建设的内容、范围和边界都难以确定。打破部门之间的界线,让业务协同起来,互通起来,这才叫互联互通,而不是简单地放在一起。
搜索关键词:东莞废气治理 东莞废水治理 东莞噪音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