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监测布点在哪里最适合?
PM2.5监测在过去布点的一条原则是,受排污点重则多设点、受排污点轻则少设点。尽管现在这条原则依然适用,但因如今的环境规划问题、功能区域问题逐渐科学,具体的布点也有了新的参考向度。
有的专家认为选择监测点就是要反映一个区域的空气状况,如果边上是污染排放源,监测就不能代表区域污染水平;相反如果都放在公园里,自然也不行。但也有专家指出,颗粒越细不同监测点数据差就越小,PM2.5是极细微颗粒,在城市空气中实际上分布比较均匀,即使设在公园里也与住宅区差异不大。
PM2.5监测点选址应该科学规范,避免人为因素影响监测结果。东莞环保专家提醒PM2.5监测一要与地区的人口密度挂钩,二要远离明确的污染源,三要处于没有遮挡的空旷位置,这是全球惯例。而且有限的监测点应该最大体现PM2.5真实状况。监测点在居住区、办公区、郊区、农田、甚至公园按人类活动比例均匀分配较为合理。空气监测要取信于民。公众并不是技术专家,应该把设点方案公开、设点条件公开,甚至可以考虑召开听证会,求得最大公认度。
人口密集区和工业污染区是监测点中的必备指标。毕竟空气质量监测本身,就是为了保障人体健康,所以诸如居民区、学校等是一定要布点的。而工业污染区作为污染源,也必须纳入监测点内。另外,根据城市气象条件,对于监测点的周围楼房高度、监测点与地面距离,也会有相关要求,以保证监测结果的“代表性”。举例说来,不能将监测点设在排污口,这样污染指数高,会偏离客观状况。而所谓“代表性”的解释,应是“污染物混合均匀漂移”状态,也就是污染物在空气中经过稀释、混合的一个平均结果。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指出,国际城市的空气质量监测点位通常较多。据统计,伦敦面积不到北京的十分之一,而环境监测站的数量近乎北京的4倍。“我国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位点设置虽然也能反映整体环境质量状况,但监测位点少、代表性和覆盖面不足。”马军说。“美国洛杉矶城共有37个大气环境监测子站,如有一个监测子站污染超标,那就表示全城市超标,并非用一个所谓的全市平均值来衡量。
搜索关键词:东莞废气治理 东莞废水治理 东莞噪音治理 东莞粉尘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