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审批权下放是把双忍剑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把一些项目的环评审批权限下放,这有利于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法规制度建设、战略规划环评、强化执法监督等方面,减少和下放微观审批事项。环保审批权限的下放被认为会加快建设速度,但放权背后存在一定的隐忧,很多环境问题由环评把关不严造成。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评能否通过审批,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项目的最终命运。过去大量项目需省环保厅进行环评审批,环评文件积压后必然造成审批时效延长。环评审批权虽然部分下放,但环评审批的标准是不变的,环保门槛并没有降低。下放环评审批权的宗旨是为了提高效能,让申请人就近办理手续,下放的项目都是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或者是生态类的项目,并不涉及化工、电镀等存在较大环境风险、对生态影响突出、环境敏感复杂的项目。考虑到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不可逆转的特点,污染重、风险高、关注度高的项目环评审批权限都保留在省级环保部门,省环保厅依旧会承担起“守夜人”责任。
下放环评审批权,确实能够让地方环保部门更灵活,不过这其中也有隐忧。在环评结果可能人为受到相关部门影响的情况下,环评审批权下放到地方,有可能出现普遍性环评违法。这就需要一种有效的机制,保障地方政府在获得环评审批权以后严格执法。一方面强化战略环评的指导性和权威性,提高规划环评的有效性和执行力,另一方面,强化监督检查,对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等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加强各级环保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现场监督检查,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同时,环保部将建立全国环评管理数据库,制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和验收指南,对地方环评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督导,规范审批行为。
放权不等于放任不管,更不等于推卸责任。配合这次环评审批权限调整,环保部将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确保地方环保部门能够接得住、管得好。各级环保部门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公开平台,将环评各环节、各领域、各单位的信息全部向社会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评能否通过审批,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项目的最终命运。过去大量项目需省环保厅进行环评审批,环评文件积压后必然造成审批时效延长。环评审批权虽然部分下放,但环评审批的标准是不变的,环保门槛并没有降低。下放环评审批权的宗旨是为了提高效能,让申请人就近办理手续,下放的项目都是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或者是生态类的项目,并不涉及化工、电镀等存在较大环境风险、对生态影响突出、环境敏感复杂的项目。考虑到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不可逆转的特点,污染重、风险高、关注度高的项目环评审批权限都保留在省级环保部门,省环保厅依旧会承担起“守夜人”责任。
下放环评审批权,确实能够让地方环保部门更灵活,不过这其中也有隐忧。在环评结果可能人为受到相关部门影响的情况下,环评审批权下放到地方,有可能出现普遍性环评违法。这就需要一种有效的机制,保障地方政府在获得环评审批权以后严格执法。一方面强化战略环评的指导性和权威性,提高规划环评的有效性和执行力,另一方面,强化监督检查,对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等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加强各级环保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现场监督检查,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同时,环保部将建立全国环评管理数据库,制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和验收指南,对地方环评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督导,规范审批行为。
放权不等于放任不管,更不等于推卸责任。配合这次环评审批权限调整,环保部将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确保地方环保部门能够接得住、管得好。各级环保部门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公开平台,将环评各环节、各领域、各单位的信息全部向社会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相关标签:东莞环保,东莞环保工程,东莞环保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