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环保:土壤污染末端治理不如源头控制
与大气和水污染相比,土壤修复要困难得多,同样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后的治理费用要比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治理费用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在三种对付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中,淋洗的费用相对最高,大约是“稳定化/固化”法的3~5倍,植物修复法成本最低,但即使采用这种成本较低的植物修复法修复土壤,有专家测算,每亩被污染的农地的修复成本也要达到两万元,而且还需连续种植数年,总投入数额不小。
据东莞环保专家表示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趋向 “绿色可持续修复”,即用最少的成本在最少干扰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土壤的修复,但即便如此,土壤修复还是一笔大开支。 技术专家以基于风险评估表示,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种类、不同场地的用途、不同的污染面积、不同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做修复方案,成功达到修复目标。比如要建公园、绿地的场地,由于会有大量孩子和老人在此活动,所以土壤修复标准会比较高,修复成本会大一点,而车库和广场等由于人直接接触的机会低, “暴露场景”不同,所以修复标准可能会相对宽松一些,成本也会下降不少。有报道说,目前全国耕地重金属污染达3亿亩,如果按照每亩地修复成本两万元,那么光是耕地的修复总体所需资金就要达6万亿元,这还未计算城市的 “棕色地块”污染及工矿区污染场地修复资金。根据 《全国土壤环境保护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国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资金将达300亿元,但是这笔钱光用来修复污染农田也已远远不够,更何况还有大量的城市棕色地块及工矿区污染场地需要治理修复。
显然,要想彻底告别 “镉米”危机,当务之急还是控制源头污染。正如专家所言:在重金属污染防治中,须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治理相结合,其中,源头控制是关键。千万要防止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之路。这也是目前我国所提倡的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关标签:东莞环保工程 东莞废水治理 园洲环保工程 博罗废水治理